菊花石的颜色之美,美得文雅,美得高贵,美得风情万种,按东坡的说法那就是“欲将菊石比西子,浓妆淡抹总相宜”,所以历来无论是文人还是显贵,都很容易被菊花石的色相所吸引。
天生的气质产生天然的意境,如若再出以诗意曼妙的创意,施以恰到好处的雕工,更能锦上添花;其中的极致是石与工与意天衣无缝,直达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”之境。
无论山石、树木、花草、人物、点景,皆简约空灵。浅浅几支芦苇、几片山石、几许微波,再加上一只低飞的大雁,刻画如水墨般清朗,却满满的萧瑟之感。此正是郑板桥所言“敢云少少许,胜人多多许”。
村边河岸,小桥流水,牧童,渔民,耕夫,文士皆悠然自得,如陶渊明笔下与世无争的桃花源中人。年轻雕刻家郑世斌向往的则是传统文人的那缕风雅,竹石间,老松下,茅亭里,高士或玩鹤,或焚香,有一种自顾自的美丽。此种创作如明清人山水扇面,尺幅虽小,而诗意远在尺幅外。
红白两色彩色菊花晶石,其石上部红色明艳,下部白色澄澈,两色过度颇为明确,好似一朵泣血的傲菊迎着太阳盛放,虽仅为一拳之石,却有动人心魄的震慑力量。
菊花石就是这样,来自深山,故天生有一股山林的清爽之气,入于书斋,又渐渐浸染文人的清雅之气。菊花石的意境,正是结合了菊花石的天然特质、艺术家的精工巧思,以及诗文的涵养,书画的韵味在其中。菊花石,美如画,价值不菲。